皮革基礎知識-皮革分類
皮革的發展歷史
早期人類為遮蔽而制革,古人取用各種動物的皮毛,為求防腐而加以自然界中的礦物與植物油進行浸泡,曝曬干燥后,做成較耐用的革。
近代中國皮革行業奠定發展的基礎,經過調整優化結構,在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專業化分工明確、特色突出、對拉動當地經濟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皮革生產特色區域和專業市場。它們的形成,奠定了中國皮革行業發展的基礎。現階段皮革地位舉足輕重。
皮革包括真皮、再生皮和人造革。
一、真皮
真皮是人們為了區別合成革而對天然皮革的一種叫法,是非假的意思;真皮是牛、羊、豬、馬、鹿或某些其它動物身上剝下的原皮,經皮革廠鞣制加工后,制成各種特性、強度、手感、色彩、花紋的皮具材料,是現代真皮制品的必需材料。其中,牛皮、羊皮和豬皮是制革所用原料的三大皮種。
真皮分為:頭層皮和二層皮兩類。
1.頭層皮
頭層皮是由各種動物的原皮直接加工而成,或對較厚皮層的牛、豬、馬等動物皮脫毛后橫切成上下兩層,纖維組織嚴密的上層部分則加工成各種頭層皮。品源皮革全系產品均為國外進口皮胚生產的頭層牛皮。
苯胺革:特性為完整保留粒面,毛孔清晰、細小、緊密、表面豐滿細致,富有彈性及良好的透氣性,是一種高檔皮革。用此牛皮制成的皮革產品,使用舒適且美觀。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機將表面輕磨后進行涂飾,再壓上相應的花紋而制成的。實際上是對帶有傷殘或粗糙的天然革面進行了“修飾”。此種革幾乎失掉了原有的表面狀態。
油面革:在皮革生產過程中會加入過多的油脂,油脂通過對每張皮胚的滲透會產生不同的顏色效果,皮革在拉緊時會有變色和龜裂效果產生。
手擦革:是利用人工通過手動的沾上化學染料在皮胚表面進行擦拭,對于原皮胚皮面要求非常高,要保留牛皮的天然性.此種皮革手感柔軟。
2.二層皮
是纖維組織較疏松的二層部分,經化學材料噴涂或覆上 PVC 、 PU 薄膜加工而成。因此,區分頭層皮和二層皮的有效方法,是觀察皮的縱切面纖維密度。
頭層皮由又密又薄的纖維層及與其緊密連在一起的稍疏松的過度層共同組成,具有良好的強度、彈性和工藝可塑性等特點。
二層皮則只有疏松的纖維組織層,只有在噴涂化工原料或拋光后才能用來制作皮具制品,它保持著一定的自然彈性和工藝可塑性的特點,但強度較差,其厚度要求同頭層皮一樣。
二層皮是厚皮用片皮機剖層而得,頭層用為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層經過涂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制成二層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較差,是同類皮革中最廉價的一種。
各種經過皮面加工的皮革——
1.水染皮:指用牛、羊、豬、馬、鹿等頭層皮漂染各種顏色,上鼓摔松,并上光加工而成的各種軟皮。
2.開邊珠皮:又稱為貼膜皮革,是沿著脊梁拋成兩半,并修去松皺的肚腩和四肢部分的頭層皮或二層的開邊牛皮,在其表面貼合各種凈色、金屬色、瑩光珍珠色、幻彩雙色或多色的 PVC 薄膜加工而成。
3.漆皮:用二層皮坯噴涂各色化工原料后壓光或消光加工而成的皮革。
4.修面皮:是較差的頭層皮坯,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磨去表面的疤痕和血筋痕,用各種流行色皮漿噴涂后,壓成粒面或光面效果的皮。
5.壓花皮:一般選用修面皮或開邊珠皮來壓制各種花紋或圖案而成。比如,仿鱷魚紋、蜥蜴紋、鴕鳥皮紋、蟒蛇皮紋、水波紋、美觀的樹皮紋、荔枝紋、仿鹿紋等,還有各種條紋、花格、立體圖案或反映各種品牌形象的創意圖案等。
6.印花或烙花皮:選料同壓花皮一樣,只是加工工藝不同,是印刷或燙烙成有各種花紋或圖案的頭層或二層皮。
7.磨砂皮:將皮革表面進行拋光處理,并將粒面疤痕或粗糙的纖維磨蝕,露出整齊均潤的皮革纖維組織后再染成各種流行顏色而成的頭層
8.反絨皮:也叫猄皮,是將皮坯表面打磨成絨狀,再染出各種流行顏色而成的頭層皮。
9.激光皮:也叫鐳射皮,引用激光技術在皮革表面蝕刻各種花紋圖案的最新皮革品種。
二、再生皮
將各種動物的廢皮及真皮下腳料粉碎后,調配化工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其表面加工工藝同真皮的修面皮、壓花皮一樣,其特點是皮張邊緣較整齊、利用率高、價格便宜;但皮身一般較厚,強度較差。
三、人造革
也叫仿皮或膠料,是PVC和 PU 等人造材料的總稱。它是在紡織布基或無紡布基上,由各種不同配方的 PVC 和 PU 等發泡或覆膜加工制作而成,可以根據不同強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澤、花紋圖案等要求加工制成。絕大部分的人造革,其手感和彈性無法達到真皮的效果;
如今,極似真皮特性的人造革已有生產上市,它的表面工藝極其基料的纖維組織,幾乎達到真皮的效果,其價格與國產頭層皮的價格不相上下。
品源皮革全系產品均為國外進口皮胚生產的頭層牛皮。